美国政府威胁停止4亿美元拨款 哥伦比亚大学“从了”
北京3月23日电 美国政府以停止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相威胁,迫使被指控容忍校内“反犹主义”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整改”要求。媒体22日报道,哥大已同意部分相关要求以寻求继续获得联邦资金。
2024年4月30日,警察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外警戒。记者 刘亚南 摄
2023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后,美国许多大学举行了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集会活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一些亲以色列美国国会议员称,上述支持巴勒斯坦的集会活动使犹太裔学生受到威胁,哥大校方纵容“反犹主义”。大约两周前,特朗普政府暂停向哥大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要求校方实施一系列措施,才可能恢复提供资金。
路透社报道,哥大21日在一份备忘录中默许了几项要求,包括推进在校园里禁止戴面罩的计划、赋予安全官员逮捕权、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主管提供中东研究课程的院系等。哥大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在声明中说,这些措施是为了“确保学术活动不受干扰,使每一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我们的校园里都是安全的、受欢迎的”。
学术接管“闻所未闻”
特朗普政府曾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将中东、南亚和非洲研究系置于学术接管之下至少五年,剥夺教职员工的控制权。学术接管是大学管理层通过任命院系外的教授或管理人员接管该院系、修复运转失常院系的罕见举措。路透社说,美国政府提出这样的要求“闻所未闻”。
虽然哥伦比亚大学在备忘录中并未提及接管,但其举动似乎满足了这一要求。该校将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课程和教职员工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立场不偏不倚。
“对哥伦比亚大学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天。”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乔纳森·齐默尔曼说。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教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会长托德·沃尔夫森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可以说是自麦卡锡时代以来”对学术自由、制度自治等方面“最严重的侵犯”,“这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
2024年10月7日,学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门外举行集会活动。记者 黄恒 摄
哥伦比亚大学的让步立即引发了批评。特朗普政府已警告将对至少60所其他大学采取类似行动。
本月8日,曾参加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抗议活动的哥大巴勒斯坦裔研究生马哈茂德·哈利勒被美国移民部门执法人员拘捕。哈利勒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其妻子为美国公民,已怀孕八个多月。
美国白宫和国土安全部回应此事时称,哈利勒支持“恐怖组织”。美国把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
美国政府寻求把哈利勒驱逐出境。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今后还将“有很多”像哈利勒这样“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犹”的人被捕并遭到驱逐。
【责任编辑:吴京泽】
-
拦截“天外来客” 我国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合肥9月5日电(记者吴慧珺、贾稀荃)记者5日从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
-
第三代核电锚定100%国产化,向国际最高水平赶超—— “国和一号”的自主创新之路
两组数字合起来,就是“国和一号”的一份亮眼“简历”。“国和一号”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当今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举行
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韦衍行)9月3日,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
-
以运河为媒 促交流互鉴
运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类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穿越历史,日夜奔腾,它们发挥着水网主骨架和水运大动脉等功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
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
古巴和中国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这是我们共同追求高质量合作的坚实基石。通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实现交流与合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