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迎樱花季 “入境赏花”客盈门
湖北樱花季如约而至,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连日来,该省入境赏花游热度持续攀升。
来自马来西亚的郑武海与家人一同在樱花树下合影。他们还打卡了黄鹤楼等知名景点,希望有机会能再来。
3月18日,游客在武汉东湖樱花园赏樱。记者 张畅 摄
据武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显示,截至3月17日,从武汉天河机场口岸出入境的外国人达1.16万人次,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23.83%,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旅客入境目的以观光旅游为主,占比逾60%。
湖北海内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至近期异常忙碌。他介绍,接待加预订的深度赏花观景入境旅游团已超100个,接待总人数较2024年同期增加15%。“境外游客多数冲着樱花而来。”李至表示。
记者从湖北省文旅厅了解到,连日来,该省每日接待赏花入境旅游团逾20个。未来一周内,还将陆续接待由美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游客组成的赏花团。此外,沿着高铁游湖北香港专列团、香港包机赏花+非遗研学游等团队也将陆续抵达。
3月份,武汉迎来樱花季,吸引海内外游客观赏。郑子颜 摄
武汉、襄阳、宜昌、恩施、荆门等地,成为海内外游客竞相奔赴的热门目的地。据携程数据显示,3月10日起近一周,湖北酒店搜索量环比上涨35%,预订单量环比增长近10%。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表示,花为城市带来“流量”,但发展文旅还需练好“内功”,在提升服务、拓展消费场景等方面努力,变“流量”为“留量”。
近期,一款樱花粉“蒜鸟”(武汉方言“算了”谐音)文创产品圈粉无数。邓爱民建议,湖北进行全时域产品创新,突破赏花经济时空限制。可通过延伸“樱花+”业态产业链,形成全天候消费场景。
为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湖北已采取系列措施,推进支付便利化,加强文旅场所软硬件建设。该省还成立文旅行业外语人才研究与服务中心,培育多语种文旅人才,助力拓展国际旅游市场。(记者 梁婷 马芙蓉)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
拦截“天外来客” 我国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合肥9月5日电(记者吴慧珺、贾稀荃)记者5日从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
-
第三代核电锚定100%国产化,向国际最高水平赶超—— “国和一号”的自主创新之路
两组数字合起来,就是“国和一号”的一份亮眼“简历”。“国和一号”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当今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举行
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韦衍行)9月3日,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
-
以运河为媒 促交流互鉴
运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类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穿越历史,日夜奔腾,它们发挥着水网主骨架和水运大动脉等功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
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
古巴和中国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这是我们共同追求高质量合作的坚实基石。通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实现交流与合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