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沙漠绿色传奇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料图片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苏沙地边缘,40年前,这里有一个形象的地名,叫大柳毛子沙窝。站在沙窝的核心地带,举目四望,满眼都是漫漫黄沙。大大小小的沙丘连在一起,像一只巨大的动物,抖动着一身金色的皮毛,直着脖子目不斜视,伸出它的舌头舔舐着前方的绿色。
20岁的王有德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吃力地推开窑洞的木门,清理昨夜门口悄悄堆积起来的沙子。多年来,他虽然和父辈们一样,早就习惯了做这件必修课,但他心中却多了和父辈们不一样的想法。
堆积在门前、院落中的沙子日日清理,却还是与日俱增。院子即使暂时干净了,院子外的流沙却渐渐堆成小丘,很多本来就弱小的小草和灌木都成了沙冢下的冤魂。如果继续下去,这片供人们生存的绿洲,迟早要被沙漠吞入腹中,至于自己家的窑洞,也将毫无悬念地被沙丘埋葬。年轻的王有德手握铁锹站在自家门前,听沙驾着风从头顶飞过,发出刺耳的啸叫,只觉得满腔热血裹挟着愤怒的情绪,一阵阵撞击自己的胸膛。那时,他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了,虽然一时还没想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做。
其实,早在王有德出生前一年,1953年,宁夏就已经在灵武市建立了白芨滩防沙林场,依托黄河西干渠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行动。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一向对治沙有着来自生命深处冲动的王有德,1985年被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书记、场长,直接参与并领导治沙行动。那时,在这片依山傍水的沙漠边缘已经有整整一代人为治沙、固沙,阻止毛乌素沙地继续向黄河靠近,献出了青春年华和半生血汗。
当王有德真正以一个治沙带头人的身份站在沙丘之上,才发现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如此强大却不动声色的劲敌。那家伙正以石头的坚硬、流水的柔软、风的灵活和恒星般执着的意志在向前推进,步步为营地挤压着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空间。要想制服它或阻止它前行的脚步,光靠人的双手是不行的,必须总结和吸取前人治沙的经验和教训,调动起生命系统的一切资源,联合起来,各尽所能,共赴一场生命的征战。
于是,一轮又一轮面向沙漠的“攻坚战”全面展开。不仅在白芨滩,在中卫,在宁夏,还在内蒙古,在甘肃,在黄河几字弯,在毛乌素沙地,在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和腹地,成百上千个组织和项目纷纷启动,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与水联合、与草木联合,“因地制宜,因水施策”“以水定绿,乔灌草结合”,对准7大强风蚀区、34个风沙口和3条主要沙尘暴路径区,全面构筑一道保卫生命的绿色长城。白芨滩,不过是这场治沙战役的一个战区。
开始时,人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只是靠着强烈的愿望和顽强的意志,一年年与沙、与沙漠做着艰苦的斗争。春天来了,男人们戴上风镜,女人们蒙上纱巾,扛着锹,扛着镐,担着一桶桶比油还金贵的水,奔向沙丘,奔向人们认为可以让那些小草生根发芽,可以让小树苗落脚成活的地方,刨出一个个土窝,浇上一桶桶祝福的水,再栽上一株株希望的小苗。人们从早干到晚,从春干到夏,灰头土脸,筋疲力尽,总算可以歇歇了,就等着天上降下来雨水,浇绿一片青山。他们就连做梦都能梦见自己栽下的苗苗,在那片黄色之上竖起生命的旗帜。
如果赶上天公作美,一切梦想都不是梦想。一场及时雨浇下来,埋在土里的小苗就有十分之六七的成活机会。可是,这个年平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的地域,十年甚至有九年会春旱。久旱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场猛烈的沙尘,沙子如滔滔洪水,将企图挡住它们前行脚步的一切障碍全部冲垮或吞没。
然而,当春风再起,人们内心的信念又一次如刚刚钻出泥土的草芽,勃然而发。和往常一样,人们又一次扑向沙漠。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一种专门治沙的秘密武器——麦草,就是小麦割下麦穗后剩下的秸秆,虽然它们已经失去生命,但却有着绿色的魂魄,可以配合人类完成某种重要使命。人们把麦草切割成二尺多长的草段,一半埋进沙丘,一半露在地表,看上去如同一颗颗金色的钉子,钉在沙丘之上。麦草成行时,远远看过去,是一条金色的锁链,锁链一条条排列下来,有横有竖,横竖交叉,就变成了一张金色的大网,把整个沙丘罩住,让它无法“流动”,无法轻易将网眼内的草种和树苗埋没、吞噬。大网中的每一个网眼,人们称之为一个“草方格”。
尽管如此,沙漠还是会靠着自己的巨大能量反击人类,挥动无形之手一次又一次将人类的痕迹从沙丘上抹去。风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投机分子,是沙漠的同谋,常常为虎作伥,要么把天上的云吹走,让草种和树苗干旱而死,要么充当沙子的坐骑或车辇,一次次将草方格以及人们播种在草方格里的希望践踏个稀巴烂。
二
时光荏苒,前仆后继的治沙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在与沙漠的持续征战中,在反复的胜利和失败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今的人们,已不再墨守“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成规,而是看天气抓战机,“三季造林,综合施策”,什么时候能把草种活,能把树栽活,就什么时候出击治沙。
草方格相当于与沙漠对垒的军事工事,每年从春天起,就可以不断构筑。草种和树苗相当于征战中最关键的弹药。草种好办,只要有水,最好是更为充沛、持续的雨水,随时撒进沙里,随时都可以发芽、生根,将沙踩在脚下。树苗则需要靠低温储存技术让它们一直保持休眠状态,在雨季到来之时将它们唤醒,栽种在草方格内,借助雨水的滋润使它们迅速把根系扎向沙丘深处,像一根根柔韧的长钎,将沙丘钉在大地不得动弹。
冲锋在前的往往是沙米草,种子一见水马上发芽生根。它们不遗余力、不舍昼夜地疯长,就是为了和沙漠赛跑,在沙地上的水分完全蒸发之前,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扎稳老根,为下一代的生存、生长打下基础,同时在一个月内将传续基因的种子撒在地上。紧接着是最为顽强的沙拐枣,它们落地之后并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急于长个子,而是悄悄地向沙丘深处扎根。只要让它们在沙丘上站稳脚,它们就不太在乎沙漠地区的蒸发量,蒸发速度虽然快,但往往比不上它们根系向下伸展的速度。当它们的身高长到1米高时,根系已经向下追着水分扎到了10米深。然后,是有“治沙女汉子”之称的柠条,哪怕是干旱、严寒甚至盐碱环境,它们都能咬着牙扎下自己的根系,不但长出高大的身躯,以身阻挡风沙的肆虐,还能在每年5月开出娇艳的花朵。生命力绝对算强悍的猫头刺,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主角,一旦登场,便到处都是它们纤细而顽强的身影,以至于荒漠都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呈现出一片蓝紫色的瑰丽景象。那是猫头刺5月下旬开花时,它们要赶在6月结出自己的果实,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在沙漠上布下自己的后代。还有美丽顽强的“沙漠姑娘”花棒,它们是沙漠里爱美又乐观的“娘子军”,从5月到9月,它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抵御着风沙,将美丽的微笑绽放成粉红色的花海。还有芨芨草、沙芦苇、沙柳、柽柳、梭梭、杨柴、沙蒿……
当所有生命组成绿色联盟,各尽其能,密切配合,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点,以不同方式共同抗击沙漠,沙漠的脚步便不得不停止或退却下来,并一点点让出它曾经侵占的领地。6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治沙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被有效遏制,白芨滩保护区也以此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作为白芨滩治沙战役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王有德先后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等,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但他并没有因此以“治沙英雄”自居,也没有产生功成名就和“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安逸心态。他知道,自己只是白芨滩人甚至千千万万治沙人的代表,过去的治沙经历不过是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一场无休无止战役的短暂间隙,一切都在进行当中。因此,2014年退休后,他的治沙行动并没有停止,开始二次创业,在宁夏银川河东机场的东边承包了荒滩区继续防沙治沙,带领大家在这里完成了1万亩生态修复面积,植树150多万株,给蠢蠢欲动的沙漠钉上了150万棵绿色的“钉子”。
三
如今,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48万亩的沙漠拥有了超过41%的森林覆盖率,成功逼退沙漠20余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保护区内,包括发菜、沙芦草等53科170属306种的野生植物以及黑鹳、大鸨、鸢、大天鹅、绿翅鸭、白琵鹭、猎隼等23目47科115种的野生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难能可贵的生态系统。
沙漠缺水,人们除了帮助植物们巧妙地等待和利用“天时”,还靠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将黄河水引到沙漠,为植物们提供生命支持。沙漠缺少有机质,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刚好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日积月累的沉积让植物们有了立足之“土”。同时,人们也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养殖场,源源不断的粪肥为植物们的茁壮生长提供了养料。当然,也有一茬茬倒下去的植物将自己化作养料,为后代的生长存活打下了基础。就这样,历经数十年的积累,不毛之沙上硬生生堆积起20多厘米的耕种层。
如今,置身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已经很少有人能记得大柳毛子沙窝这个旧称,也难以想象昔日满目黄沙的苍凉景象。驻足放眼,但见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处绿草如茵,有从外地引进的梅花鹿三两为伍,在草地上自由觅食。这些只能在湿润环境里生存的山野精灵,如今却安然悠闲地在这片新绿洲上生活。人们怀着惊喜的心情竞相与它们接近、嬉戏。草地上那些高大的枣树和苹果树是第二代治沙人30年前栽下的,如今已经结满果实。从树下走过的人们一伸手就能从树上摘下一颗棕红色的枣子,放在嘴里一嚼,甜丝丝的,完全感觉不到往昔岁月的苦涩。远处的树木高大蓊郁,成排成行,杨、柳、松、柏、柽柳……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让人看不到远方的沙丘,也想不到这里就是曾经的沙漠腹地。松林里,一顶顶洁白的帐篷带来夏日的清凉,吸引远方的客人来这里休闲、消暑。客人中不仅有慕名而来的普通游客,更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和治沙专家。人们纷至沓来,亲身体验和见证荒漠沙丘演变为“绿水青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同时也把这段沙漠中的绿色传奇传播到四面八方。
滴洒了几十年汗水的白芨滩人终于从自己亲手缔造的“绿水青山”中得到回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在组织职工治沙的同时,不忘妥善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不忘人的发展和根本需求,坚持“拴心宁人、安居乐业”的民生方针,确定了“沙漠绿、职工富、场子活”的人性化目标,并配套出台养殖补贴、经果林收入补贴、治沙造林补贴、职工住房补贴、子女上学补贴等5项民生政策,促发展,促增收,反哺治沙。2023年,白芨滩上的治沙者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这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世代治沙、为我们阻挡风沙的人,得到了应得的回报。
现在,如果有一台无人机从白芨滩核心区绿地起飞,升上500米高空向下俯瞰,收入眼帘的将是一幅层次分明的治沙战略分布图。黄河的东干渠依然是原来的东干渠,黄河水日夜不停地在干渠中荡漾、流淌,那是大地上、沙漠边的生命之源。正因为它的存在,大柳毛子沙窝才成为一片绿洲;绿洲外围是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和沙地经济林交织的广阔林带,如同一道坚固的城墙或坚固的工事,将黄沙阻挡在核心生活区之外,让它们不得越“雷池”半步。再往外,则是前沿沙生灌木林和沙生草本植物,它们将依托后方的绿色支撑,逐步扩大人类的治沙战果,将绿色的生命线推向沙漠深处……
这是一个空间上的层次分布,更是一个时间上的渐变过程。无论是绿色向黄色的推进,还是黄色向绿色的浸淫,一米、一百米或一千米,都代表着时间的幅度,一年、两年或三五年。只要时间没有停息,这条黄与绿的边界就不会停止向前或向后的摆动。也就是说,那场生命与非生命的领地之争不会停息。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千里之外尽享湿润、清新的空气,是因为有人一直站在治沙前沿为我们顶着。
(责编:赵欣悦、袁勃)
-
拦截“天外来客” 我国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合肥9月5日电(记者吴慧珺、贾稀荃)记者5日从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
-
第三代核电锚定100%国产化,向国际最高水平赶超—— “国和一号”的自主创新之路
两组数字合起来,就是“国和一号”的一份亮眼“简历”。“国和一号”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当今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举行
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韦衍行)9月3日,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
-
以运河为媒 促交流互鉴
运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类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穿越历史,日夜奔腾,它们发挥着水网主骨架和水运大动脉等功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
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
古巴和中国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这是我们共同追求高质量合作的坚实基石。通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实现交流与合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